佛法是什麼

笨居士 | 2022年06月14日 發佈 | 閱讀需 8 分鐘 | #原創作品

智慧必須是司機

說起來也奇怪,有些人學佛幾十年了,還是不敢回答「佛法是什麼」的問題。

如果你拿這個問題來問園長,園長還真有認真想過,還真有一個一句話的回答:

跟其它宗教相比,佛法是科學;跟科學相比,佛法是哲學;跟哲學相比,佛法是一套修行系統;跟其它修行系統相比,佛法不能祛除這件宗教的外衣。

下面我們依次解釋這四句話。

1

佛法是科學不是宗教,這種觀點早就已經司空見慣了。什麼愛因斯坦最喜歡佛教啊,bla bla。好像用不著園長在這裡嗶嗶。但是,我還是想說,對一點大家重視得還不夠。下面我講兩個例子:

佛經上有個故事,說一位老者在清晨冰冷的河水中沐浴,就是因為他不小心踩死一隻青蛙,怕有罪業,於是用恆河水沐浴,以洗清罪業。這就是一個典型的宗教徒,如果你說他這樣做沒用,他反倒嘲笑你無知不懂業力。世尊(釋迦摩尼佛的一個暱稱)從岸上走過,只說了一句話,就說服了老者。他這樣說:「如果恆河水能洗清罪業,那河裡的小魚小蝦早就解脫了。」

這不是宗教。這是反宗教。這是在用邏輯打敗邏輯。老者當然也就明白了。

另一個故事是,一位國王夢見已逝的母親,在地獄受苦,打算請世尊做法會超度亡靈。其實當時的佛教是不做這樣的法會的,但世尊也沒有拒絕,而是跟國王一起來到河邊。國外問世尊需要準備什麼,世尊說,很簡單,用兩個封口的罐子,一個裝滿黃油,一個裝滿石頭,請國王您親自把罐子扔進河裡,再親手將罐子打碎。國王都照做了,然後問世尊:「那現在呢?」

世尊反問:「您看到了什麼?」國王說:「黃油浮在了水面,石頭沉到了水底。」世尊說:「現在您能不能請任何神,鬼,天人,婆羅門,或任何自稱有神通的人,作法,令石頭浮上來,黃油沉下去?」國王一臉驚恐道:「這怎麼可能呢?」世尊說:「是啊,您看,造作善業的人往上走,造作惡業的人往下走,超度有什麼用呢?」(可以理解為,清者自浮,濁者自沉)

不要小看這個故事,因為在 2500 年後的今天,超度已經成了和尚們的主營業務了!😂 (至於為什麼,今後我們多聊點歷史吧)

說這些是為了說,佛法那麼地不像一個宗教,學佛的目的也不是「信仰得救」,而是「破迷開悟」!

2

第二個問題。當我們談到佛法是科學,馬上就有人要把量子物理搬出來了。這也是我害怕的一點。不管這個人要怎麼應用量子物理的發現,是想破除人們對唯物主義的執著?還是試圖證明意識對客觀世界的影響?都跟佛法無關。

佛法的一條重要見地是「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是無常的」。假如一個老師在臺上說無常,下面兩個婚姻存在問題的學生,聽到的是不一樣的東西,一個人聽到的是「我和我太太的緣分已盡」,另一個聽到的卻是「我要珍惜我的太太」。

因此,談論這個「客觀世界」是如何運轉的,是沒用的。是不能幫助你祛除痛苦的。物理學不能幫助你解脫,進化論不能幫助你解脫,腦科學不能幫助你解脫。你能不能解脫,靠的是你自己意識到「問題本身是一種幻覺」。這部分內容,後面的文章會慢慢解釋。

3

接下來的問題是,心理學和哲學呢?它們看起來是研究這部分內容的。遺憾的是,他們也不能幫助你解脫。

在小乘佛法的語境中,人們也會探討心的運作方式,有時候跟現代心理學真的很共鳴。但從根本上來說,心理學所要解決的問題,在大乘佛法看來其實是一場夢。對於夢中的問題,我們也可以花心思去解決,但不用太認真,那總歸是噩夢,整來整去也就那樣,還不如幫助大家從夢中醒來。

(不過話說回來,如果有心理諮詢師是佛法見地的擁護者,他對病人的幫助可能是如虎添翼的。)

談到哲學,要稍稍複雜一點,我不確定大家能不能聽懂。在園長的佛法課上,很多時候看似都在講哲學。佛經有一個大分類叫般若波羅蜜多,實際就是一種哲學,我們熟知的《心經》《金剛經》都是哲學書。本來最適合現代人初學的,就是這類佛經。結果呢,由於幾千年的迷信,人們把《心經》《金剛經》當成鎮宅之寶,能放射無形的光;放在病人床頭,能減輕病人的痛苦,神奇地扭轉病情;以致在《倩女幽魂》的結尾,寧採臣抄寫的《金剛經》內頁,像導彈一樣飛出去,一下就炸死了原本誰也打不死的鬼王。

現代人學佛,哲學是個很好的切入點。可是佛法並不只是哲學,哲學家也大都不是修行人。就算對究竟真理有所感悟,也缺乏一種「人人都能證悟究竟真理」的勇氣。也就是說,哲學家們,要麼就不承認有究竟真理,要麼就是覺得,就算有究竟真理,也沒有人能成就。

從這個角度說,我們才需要釋迦牟尼佛這個過來人。他不僅成佛了,還教導了大家成佛的方法。他的故事在激勵一代一代人,「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」,你的修行,不是在找尋外在的認可,而是找尋內在的真理。你看!我這麼說,哪一點像哲學,立即披上了宗教的外衣!

4

最後這一點,可是最難最難了。現在全球都流行正念禪修,歐美的大學裡都有這門課,科學家們紛紛在做心腦研究,書店裡數不清的講觀呼吸的書(還有一本是美國總統顧問寫的 Why Buddhism Is True),印度和斯里蘭卡的禪師們在世界各地開設內觀中心,連藏傳的出家人都還俗跑去做 Headspace 了(一個手機 APP)。

這是佛法興旺發達的表現嗎?這是現代人能接受的唯一形式嗎?這是佛法的未來嗎?

恐怕,園長的回答要讓大家失望了。這其實是佛法沒落的表現,是現代人的誤區。如果這是佛法的未來,那佛法的未來就是死路一條了。😂

佛法是浩如煙海的。這句話的意思,可以從佛經的部量上看出來。聖經和古蘭經只有一本書,儒家和道家的原始經典也不過幾頁紙。佛教呢,僅是翻譯成漢文的(大部分是唐宋翻譯的)和漢語的祖師大德撰述的,可以作為經典保存的,就有四千本,兩萬卷,兩億個漢字。藏文的部分也不比這個少。是什麼事情,讓古代出版成本極高的情況下,還不得不寫這麼多字兒?不是說好了惜字如金的嗎?

這就是因為,每個人是不同的。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,佛才有八萬四千法門。有點兒像一個人一個方子的醫生,沒有兩個人的藥是可以共用的。這也是當佛法老師最難的地方:對每個人說不同的話。這是內觀和正念幾個字能說清楚的嗎?千萬別撿了芝麻,丟了西瓜。

宗薩欽哲仁波切說,佛經裡有些故意相反的東西。其實就是寫給不同人看的。那我們怎麼辦呢?首先,不可能說花個幾十年讀完佛經,大部分都市人也是做不到的(也沒打算做)。但我們需要一種心態,對佛法沒有挑剔,沒有揀選,是全盤的接受,而不是一個 cherry picker 的心態。不是選取裡面「我感興趣的」話題,而是需要一個老師,先給你一張完整地圖。

當然,這是一張像素不那麼高的地圖。但我們首先需要的是完整地圖。當你有了這張地圖,在上面找到正念和內觀,你就會發現,他們只是兩個小小的島而已。也可以去玩玩,但連主路線都不算。

那麼,哪裡去找這張地圖呢?別急別急,先要訂閱這個 blog,繫好安全帶,調直座椅靠背,收起小桌板,別在起飛過程中驚嚇到自己。

分享請切勿改動,並註明出處

其它文章

上一篇: 菩薩道上的信心

下一篇: 《見修行》仁波切 2020 悉尼講座 (Part 4/8)

鼓掌

掃描此二維碼分享